聆听中共三大的历史回响

作者:责任编辑:徐光辉审核人:发布时间:2021-05-16浏览次数:361


 19236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可以考证出姓名的代表平均年龄29.8岁。“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翻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字里行间,依然可感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党的三大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时期进入大革命时期的里程碑式的大会。”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曾庆榴说,此后,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革命力量,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封建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

筚路蓝缕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萌芽时期即被斥为‘过激主义’,被视为‘洪水猛兽’,遭到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压迫,以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就不得不处于秘密状态,以后更长期受到严厉的迫害和血腥镇压。这种极端严酷的环境,是中国其他政党很少遇到过的。”曾庆榴说,中共三大选址广州以及中共中央从上海迁至广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州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大本营,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代表们到广州开会,也并不容易。“那时,中国共产党成立才两年,党的经费很困难。有些同志去开会,只好自己掏腰包。”中共三大代表、曾任国务院参事的徐梅坤生前回忆。

 “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陈潭秋、瞿秋白、张太雷、谭平山、向警予、邓中夏、项英……”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介绍,“完整的参会代表名单尚未发现,目前可查实姓名的有38位。”

参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工人,也有知识分子,并首次出现了女性,代表全国420名党员。他们当中最年长者46岁,最年轻者21岁。

 “由于大会当时是秘密召开的,加上会址建筑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毁,史籍和档案又均无记载,会址位置一度是个谜。”朱海仁说。

徐梅坤曾受邀去实地察看。当经过门楼上刻有“1922”字样的逵园时,老人的记忆闸门顿时被开启。他说,这幢洋楼正对着会址,开会期间,天天都看到它门楼上的“1922”,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对初步确定的会址位置,2006年采用考古勘查的方法,终将其旧址、原貌调查落实清楚。”朱海仁说,本着原址保护的原则,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在旧址旁边落成。

艰辛探索

中共三大通过的决议案及宣言

党的二大以后,为了实现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紧迫的课题。

党的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陈独秀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

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毛泽东等多数同志认为,为了实现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徐梅坤生前回忆。

最终,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也是党的三大上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以主要精力从事工人运动。从19221月到19232月,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高潮。然而,192327日,京汉铁路罢工工人遭到军阀残酷镇压。

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写道:“至于农民当中国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占非常重要地位,国民革命不得农民参与,也很难成功。”

如今,呈现在参观者眼前的一份份珍贵史料,恰是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成长的见证。



浴血新征

 “通过决议后,全体代表到黄花岗烈士墓举行悼念活动……由瞿秋白领着大家唱会议期间刚学会的《国际歌》。之后,宣布会议闭幕。”徐梅坤生前回忆。从党的三大开始,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奏唱《国际歌》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

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

会议结束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同时组织动员共产党员、革命青年加入国民党。19241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以广州为中心,革命力量从四面八方迅速汇集,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黎淑莹介绍,从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创办黄埔军校,国民革命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广泛传播。

出席党的三大的代表中,有18人牺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征程中。金佛庄就是其中一位。“眼见国家将亡,不应徒作书生,默默以终也。”192612月,为分化瓦解北洋军阀孙传芳部,他假扮商人,乘船从九江东下,计划潜入沪、杭等地策划浙军等部起义。不料行踪被泄露,船到南京下关码头即被捕,随即被杀害于南京,时年29岁。

李大钊、张太雷、邓中夏、阮啸仙……一个个闪着光辉的名字,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大革命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党的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党的三大召开时,全国党员仅420人;党的五大召开时,全国党员已增长到57967人。除新疆、青海、贵州、西藏、台湾外,全国都建立了党的组织或有了党的活动。

眼下,会址纪念馆正在封闭扩建。朱海仁说:“2021年‘七一’,它将以崭新的面目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