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项案例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

作者:梁群崴责任编辑:王延波审核人:仉志华 张洪泉发布时间:2025-02-20浏览次数:21

近日,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教学案例和实践项目获批名单。我校成绩斐然,共有 12 项案例成功获批,其中我院独占 2 席,入选的典型教学案例分别为许伟伟老师的《“体劳”“智劳”协同潜润课堂知识的案例分享-以喷管流动为例》和白章老师的《虚实结合、联学联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劳动教育探索与实践》。

《“体劳”“智劳”协同潜润课堂知识的案例分享-以喷管流动为例》以能量守恒和能量贬值理论为核心教学内容,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环保意识以及节能理念。学生通过该课程,能够熟练掌握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规律,学会运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对热力过程与循环进行精准的分析与计算,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当下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此案例注重强化学生的工程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她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验中的 “体劳与前沿设计中的 “智劳相互碰撞,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的使命感。

《虚实结合、联学联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劳动教育探索与实践》则聚焦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新能源的特点、前沿动态以及当前的发展现状,熟练掌握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转化原理、利用技术以及主要装备结构。在跟班劳动实践中,学生深入熟悉生产流程、技术标准、产业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撰写各类报告的技巧,树立起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该案例紧密结合劳动教育,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学生对劳动和职场的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水平专门人才。

据悉,本次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评审活动,最终评选出典型课程教学设计 29 项、教学案例 154 项、专业实践项目 122 项、第二课堂实践项目 104 项。我院凭借这两项优秀的典型教学案例成功入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改革,有机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劳动观,全方位提升劳动教育的成效,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强烈劳动意识和高尚职业道德的新时代人才,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